闾山派科仪与闾派法坛来历(二)

三、共生南巫形态特征之比较巫文化在我国各个民族、各地区来说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应该说这是中华民族人类共生文化圈中的传统文化的产物。虽然,我们也确实注意到荆楚巫文化是南巫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但还有如南方之吴巫、越巫,闽越巫教之巫文化都发挥过其历史之作用及影响,它们随着中华民族兴衰聚合,也都在民众中产生其影响与辐射,使得各地巫文化呈五彩斑澜、绚丽多姿之景象。笔者以为对于古代巫文化之研究,应放在一个共同文化生态之背景下来探讨,即从共生文化的角度,来考察其文化的衍续和发展特征。 

(一)南巫形态中的原始宗教意识

古代巫的功能主要在于驱鬼逐煞、祛病消灾,其宗教的意识是建立在与民众社会生活最为相关的生老病死之生命运动及生产活动中。这一点在今日闽湘两地的巫道活动,仍占主流作用,这也是巫术、巫教能得以沿续至今的根本原因。在福建和湖南的巫道坛中,师公们从画符念咒为病人禳灾祛邪;到家庭为多病或未成年儿童之“过关”;从民家的驱逐兴妖作祟的“木下三郎”(山魈),到社区的大规模的驱瘟醮仪;从少数人的打猎“还愿”到全民性的斋戒“求雨”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古代巫师职能的沿续。而两地巫道师公除了上述大小法事外,最能体现古巫面貌的均在于“武教”科法部分,如攀援于毛竹上表演的“上幡竹”,爬上以利刃扎成二十四阶或三十六阶的“上刀梯”,跣足趟着火红的炭火之“过火海”,以赤膊窜翻于扎满尖刀之桌子的“翻刀山”,以及在坛中草席作种种杂技表演的“翻三军”等等项目,都是两地巫道师公擅长的科法,这些也都是古代巫术、巫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既能表示巫术、巫法的神奇力量,并且也表现其为通神媒介或即神的化身。从中可体察古巫之宗教意识之承传。

闽、湘两地的巫道师公不仅道坛法服、法器相同,而且道坛科仪形式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明嘉靖《衡州府志》所记载的巫舞,在福建许多道坛中存在,该志云:“岁晚,用巫者鸣锣鼓吹角,男作女妆,始则两人执手而舞,终则数人牵手而舞。从中翻身轮作筋斗,或以一个仰卧,众人筋斗从腹而过。亦随口歌唱,黎明时起竟日通宵而散。”与之情况相近,闽西道坛称其为“王姥行罡”和“翻三军”。可见闽、湘巫师在表演形式上确有南巫文化共通点。

(二)汉巫“淮南教”的影响

古代巫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在历史的进程中,都要受到当代文化潮流的影响,并从中吸取养分,不断地新陈代谢。汉代巫文化在长江流域流行的巫法、方术,主要表现在“淮南教”方面,无论是福建闾山教,还是湖南梅山教,至今在其巫道活动都遗存一些“淮南教”的遗韵。对于“淮南教”,由于典籍未见详载,仅从刘安《淮南子》以及《淮南万毕术》等古籍中寻其蛛丝马迹。葛洪《神仙传》曰:“汉淮南王笃好儒学,兼占候方术,作内书二十二篇,又中篇八章,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章,论变化之道,凡十万言。”

淮南王刘安好方术,有许多传说。晋人葛洪《西京杂记》卷三中说到:“淮南王好方士,方士皆以术见,遂有画地成江河,慑土为山岩,嘘吸为寒暑,喷嗽为雨露。王亦卒与诸方士俱去。”民间所谓“淮南教”,大概皆缘于《淮南万毕术》,据说此书亦为刘安所撰,而“万毕术”是汉代一位名“万毕”的巫师的方术(或法术)之总结。

虽然,我们都很难考证出汉巫“淮南教”在闾山教和梅山教中的存在成分,但它们所传递的讯息,都准确无误地反映其受到“淮南教”的影响的现象。如福建闾山教道坛中“请神科”即有“淮南术主”,并确定这位“淮南术主”为法神中的“赵二郎”和“张赵二郎”(龙岩道坛)。道坛中还有一部分“淮南符”、“淮南诀”、“淮南咒”等科法资料,如龙岩道坛之“淮南咒”云:“焚香奉请淮南将、淮南唱法法赵二郎,身骑黄龙云中走,飞符走印下凡间,……吾奉淮南述(术)主,敕到奉行,火急如律令。”在龙岩道坛中还有一出师公戏,名曰“淮南术主”,演的即是淮南术主赵侯二郎和张赵二郎装扮乞丐从昆仑山下山到阳凡收妖救民的故事。而这位张赵二郎,在民间有生动的传说,即张赵二家员外无嗣,但两家之间长出一株葫芦,结了一个大葫芦,太白金星将其劈开,果然有一男儿,二家争之,太白金星作主取名张赵二郎,由二家养之。后乡邻欲以他作为童男献祭蛇妖,幸闾山法主收为徒,并配其女雪兰仙姐。此故事亦载《海游记》小说中,建阳道坛亦有诗唱其事。

淮南教在湖南也有相似的传说出现,如湖南桃江县傩坛中有傩谚云:“龙头出在江西吉安县,龙尾出在宝庆武冈都,龙腰出在太和县,子弟淮南发教老君源。”这里的“淮南发教”指的即“淮南教”。同时,在湖南还有一些与“淮南教”相关的“淮南开光引路符”。在梅城巫书《咒念本经》中许多咒语也都提到淮南教或“淮南门下”,如《进房退病咒》中提到“淮河(南)教主”,《造盘咒》中提到“淮南造盘仙师”,《辞瘟咒》中提到“淮南教主泗州大圣”等等。而邵阳等地道坛演出傩戏《二郎记》,即演淮南术主张赵二郎故事,可见闽湘之淮南述主的传说来源也是一致的。

(三)唐宋瑜伽教的介入

在我国,佛教于东汉时期已传入国内,而真正与老百姓产生接触而被接受的,是唐宋时期流行的瑜伽教。而这一瑜伽派早先也应是通过与巫术、道教的结合后,才被民众所接受。这种来自佛教的教派,民间称为“瑜伽教”。至于瑜伽教在民间的情况,较早揭示其形态的为南宋道士白玉蟾,我们在《海琼白真人语录》中见到这样一段介绍“瑜伽教”的文字:“耜问曰:今之瑜伽之为教者,何如?答曰:彼之教中谓释迦之遗教也。释迦化为秽迹金刚,以降螺髻梵王,是故流传。此教降伏诸魔,制诸外道,不过只三十三字金轮秽迹咒也。……今之邪师杂诸道法之辞,而步罡捻诀,高声大叫,胡跳汉舞,摇铃撼铎,鞭麻蛇、打桃棒,而于古教甚失其真,似非释迦之所为矣!然,瑜伽亦是佛家伏魔之一法。”

上述所述之“龙树医王”是瑜伽教的法神,而其教神为“秽迹金刚”(即释迦化身)。此情况在福建闾山教中有特出的保留,今之闽北、闽西等地道坛之神图上都有“龙树王”神像,而其中的佛教神如观音(香山)、雪山大圣、华光大圣、那叉太子也都成为巫道坛中之法神。同样,道坛中还有许多相关科法资料,如“观音咒”、“那叉太子咒”、“龙树王咒”、“秽迹金刚咒”,可见瑜伽教对闾山影响程度之深。

而在湖南,瑜伽教的影响也同样存在,梅城巫书《咒念本经》中也经常出现“龙树王”、“雪山童子”、“观音”等神祇,并有与之相关的“请水退病咒”、“雪山咒”、“观音诰”等等之类科法资料存在,由此可见“邪师杂诸道法之辞”之“佛家伏魔法”的瑜伽教在湖南梅山巫中也具有相当之影响。

(四)南巫的道教化

由于历史上统治阶级以正统的立场对巫术与“淫祀”加以禁绝,使巫教的生存变得十分艰难,于是,巫教(巫法)开始寻求出路,首先就是与道教靠拢,使民间也认同它们同属于道教。由此巫道逐渐产生新的结合,在民间形成既巫既道、内巫外道之“道法二门”形态。

首先,巫教要将道教的祖师太上老君认定为自己的教主,以证实巫教也属于“老君教”或“老君门下”。于是根据老子的传说编译了太上老君的出身,以为巫教之被认同为道教张本。如龙岩闾山教《五灵醮科》上卷〈传香〉之“老君赞”云:“老君住在毫州苦田县,八十一年母胎中……。太姥后园亲游戏,左手攀落李树枝。左手攀落右手采,忽然降下一孩儿。五龙吐水金盆洗,七宝莲花足下生,母嫌儿子头发白,送上羊五台山。西天菩萨来贺喜,借问安名李老君。”

除了搬来太上老君,同时也将张天师、三清、三元、三官、五岳、四渎、玄天上帝以及许多道教神都搬进巫坛,并以“太上五灵老君”或“太上三元天心正法”、“太上五雷紫微雷霆法院”等名目标榜之。尽管如此,作为以正统道教出身的道士们对其仍嗤之以鼻。如白玉蟾即对这种巫道持鄙视之态度。他对其弟子云:“巫法亦多窃太上之语,故彼法中多用太上咒语。最可笑者,昔人于巫法之符下草书‘太上在天’。今之巫师不知字义,却谓‘大王在玄’。呵呵!”湖南巫道之道化的情况也同样存在,无论道坛之称“三清殿”、“玉皇殿”,神图之上绘太上老君或供太上老君神像,供太上老君、张天师神位,或自称“天师门下”,或称自己为道士;科法中有诸多如“老君咒”、“天师咒”、“玄坛咒”、“雷霆咒”、“三元将军咒”、“萨真人咒”以及“避邪符”、“消灾符”等等资料,都与巫教的道教化趋向分不开。由此可以看出两地巫道形态的共同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闾山,传说是在闽江之底,凡人看不见,唯独精通闾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缘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闾山派天威法坛《开坛科》曰:

闾山原在江中心,要开之前三年春;

三千年满开一度,有人得见闽江清;

自古有缘相会遇,闾山开时救万民;

天威法坛传角韵,祗迎圣驾降来临。

闾山派源于魏晋南北朝许逊信仰,而早期的许逊信仰实际上是江南巫系中之闽越巫法,供奉闾山九郎、临水三夫人(即: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张觅娘等诸神,并且吸收了灵宝派、茆山派等诸派的符咒科仪,是中国道教的重要流派。闾山派教法形态至今仍保留了许多闽越故地原始巫术的特征。

闾山派和净明忠孝道所信仰的神灵相同,两个道派都尊奉许真君(许逊)为祖师,所唯一不一样的是:忠孝道是以道德伦理为主,而闾山派,则是以符咒法术为主。

闾山派道士分为:红头法师和黑头法师(也叫:乌头法师)。红头法师主要奉临水夫人等三位女神为祖师,以红头巾作为标记,称作“三奶派”,又称“红头法师”,红头法师主要以驱邪收妖,消灾解厄,押煞纳福等吉祥法事;而黑头法师;则以超度亡灵等法事为主。主要供奉法主公,并以黑头巾作为派系之标记,以丧礼法事、超渡驱邪等见长,人称“法主公派”。另外闾山派还有一支系专职小法,供奉佛教临济宗高僧普庵法师,又称“普庵派”。

闾山教道坛的法服情况。以“夫人教”为代表性的巫法师公,其法服最突出的特征是头系法巾(红布,可披于项背),扎神额(皮制或称神额),上身穿绿袄(或便衣),下身着长裙或短裙(紫裙,红色或兰色),跣足,或扎草鞋、布鞋,是一种女巫装束。“普庵教”中的武教师公则身穿戏曲之马甲和战裙。

闾山派科仪广泛,法器众多,是其他道派不可比拟的。常用法器有:龙角、铃刀、令旗、金铃、金鞭、宝剑、朝板、马鞭、飞箭、雷令、戒尺、天蓬尺、手炉、水盂、拷鬼杖等。

闾山派的法术福州龙潭角,如今真的是南台岛上一个小角落。江滨仓前路穿过这里时,往里靠了靠,剪下指甲般的一小片临江地带,有人建起了围墙,门额上书“龙潭角”,又有一排小字“祈雨处、放生首池”。进得门来,脚下十分逼仄,只容下一株大榕树和一个悬空小庙。江水苍绿,从眼前无声地流过。

庙壁有三个神龛,中间供奉“闾山许真君”,一个右手高举拂尘的花白胡子神仙;左右分别是“临水陈太后”和“南海观世音”塑像。空寂无人。三神面向闽江,日日枯坐,但望不见对岸,前面不远处有座林木葱郁的江心公园。

我正感叹陈靖姑祈雨处如此简陋,出门抬头一看,街道对面的山坡上有座宏伟的庙宇,那才是新建的祈雨宝殿。殿内宏敞壮丽,中间塑有高大的三奶——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神像,脸型俊美,像是孪生姐妹。两边是许真君和观音像,再外围是陈靖姑手下的一大班神仙,王太保、杨太保、虎奶、白鸡奶、邓元帅、高元帅、丹霞大圣等等。墙上有幅壁画,描绘陈靖姑祈雨的的情景:右手舞剑,左手持牛角,踩在江面一张草席上做法,有个水鬼正在拉扯草席,一角已经沉入水中,幸好几只鸭子叼住另外三个席角……

临水夫人陈靖姑是福州地区最有影响的民间神灵。传说她是唐末(一说五代)女巫,出生于福州下渡,14岁赴闾山学法于许真君,后嫁古田人刘杞,24岁那年福州大旱,她乃脱胎祈雨,在闽江上做法。长坑鬼和蛇妖乘机暗算她,闾山真人忙派出王杨两位太保救护,他们从半空中扔下两双草鞋,变成四只水鸭,叼住草席免于沉沦。陈靖姑祈得甘霖后去世,死后成神——惟祭祀时用鸡不用鸭,以谢鸭恩。福州人称她和金兰姐妹林九娘、李三娘为“三奶夫人”(陈大奶、林九奶和李三奶)。以陈靖姑为核心信仰的闾山教派,又称三奶派、夫人教。

这里反复出现的闾山,让我十分困惑。闾山在哪里?查中国地图,只有辽宁有一座医巫闾山,是座宗教名山,但与道教闾山派似乎关系不大。许真君与东北素无渊源,陈靖姑也不大可能千里迢迢跑去辽宁学法。

闾山派是华南道教一个重要流派,以福建为中心,流行于福建、台湾、广东、浙江、江西、江苏、湖南等地。它源于江西的许真君信仰,核心却是信奉陈靖姑的夫人教,擅长斩蛇除妖、施药治病、抗旱祈雨和护妇保婴等。在民间传说中,闾山就像武术中的少林寺,由法主许真君掌管,秘藏各种高强的法术。闽人遇到妖魔鬼怪,对付不了,最流行的办法就是奔赴闾山,学会一身抓鬼降妖的本领。

闾山派法术

闾山派法术以强硬的霸道法术为主,本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思想,不管是针对鬼魂还是对手,都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方法,其强硬程度和茅山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从闾山派行法的方式看,所用的决和咒几乎都是攻击性的,所踏罡步也体现了闾山派的霸道之法。又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道派,如诗曰:

天上至尊是玉皇,

人间最贵是君王;

天下鬼神皆敬仰,

唯有闾山做主张。

闾山派的霸道之法,如:上刀山、下火海、登云楼(用三张、五张、七张、九张,甚至更多的八仙桌垒叠,不用任何东西加固,道士在顶层翩翩起舞,行罡布法。)、下油锅等都是闾山派独有的。

闾派法坛来历

闾山派道士为散居道士,每个道士都有自己的法坛,法坛名称来源分为两种:

一种是世袭制的法坛,如:天威法坛,威灵法坛、通应法坛;

一种是自立法坛,拜师学艺圆满,通过传度仪式封坛号,自立法坛。

闾山派科仪

请神科仪

《开坛科》、《发表科》、《开天门科》、《接三界神科》《接驾科》、《开宫请神科》、《接婆神科》、《法坛放兵科》、《招兵科》、《恳天曹科》、《竖幡科》、《招三界神兵科》、《朗星对斗科》、《请銮驾科》等。

送神科仪

《送驾科》、《送神科》、《倒幡科》、《收兵科》等。

布置法坛科仪

《涤秽科》、《变楼科》、《结界科》、《结境科》、《行乡洒净科》、《加持科》、《挑灯科》、《立禁科》、《九曜星灯科》等。

供养科仪

《献神科》、、《酌献科》、《朝拜科》等。

具体法事针对性科仪

《移星转斗科》、《锁殿科》、《安神科》、《罗天大醮科》、《驱煞科》、《放生科》、《小孩过关度煞科》、《传度科》、《许愿科》《还愿科》、《请符科》、《解厄科》、《解释科》、《破胎收魂科》、《招魂科》、《抢魂科》、《求寿科》、《求雨科》、《祈晴科》、《三司醮科》、《解孕妇流霞煞科》、《奶娘梳妆科》、《驱白虎科》、《驱五鬼科》、《情感和合科》、《驱邪除病科》《催生科》、《解煞科》、《安胎科》、《安土地龙神科》、《拦马投状科》、《入门捉鬼科》、《奏天朝科》、《三司捉鬼科》、《法坛审鬼科》、《镇土煞科》、《驱煞气科》、《破金钟搜鬼科》、《围城捉鬼科》、《行罡翻斗科》、《催神救命科》、《深山捉鬼抢魂科》、《巡逻抓鬼科》、《上刀山科》、《下火海科》、《登云楼科》、《奏章科》、《施食科》等。

闾山派历代著名道士

朝代 姓名 性别 封号 祖殿

晋 许 逊 男 闾山九郎 闾山派祖师 闾山正殿

唐 陈靖姑 女 通天圣母 顺懿夫人太后元君 临水宫

唐 林九娘 女 催生夫人 西洋宫

唐 李三娘 女 破庙夫人 招宝庙

唐 张觅娘 女 斩妖女帅 茶园胜境

宋 黄槐 男 黄山公 鹤溪仙岩

宋 林亘 男 忠平侯王 杉洋宝殿

元 康师二男 持刀大将 清流胜境

元 何八何九 男 化雨二将 雁溪宝殿

明 刘四 男 尊公 屏南前洋

明 高五高六高九 男 三高真人 芳林胜境

明 魏虞真仙 男 真仙 洞宫胜境

明 吴三 男 香菇之神 西洋大殿

张圣君,张公,张公圣君,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之一,监雷御史,五雷法主,荡魔将军,张圣公,张圣者,法主公,为海峡两岸居民所笃信的神明,并发展到以东南亚为主的世界各地,全球信众逾亿人,台湾信众一千多万。因他的悬壶济世,一般道士都会祭拜。

史载,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农历七月廿三,张圣君出生在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王审知开疆治闽伊始,瘴气疫疠流行,茅草初垦;加上乡村暴徒到处扰乱,村民深受其苦。这时的张年轻气盛,体魄健伟,精通武术,且为人急公好义,爱打抱不平,18岁被“闾山大法院”祖师许旌扬的数传弟子收为门徒后,三年后学成归里。此后,他游走于永泰、闽清、尤溪、莆田、仙游等地。据史志记载,绍兴丁丑年,张圣君“到尤溪,募化缘金造桥亭”;淳熙癸巳年,漳州大旱,张圣君刻行法文祈雨,顿时大雨倾盆;淳熙戊戌年,尤溪瘟疫流行,张圣君寻找草药救病民,他每云游一地,都宣扬“恶有恶报、善有善果”的道理。他后来在白云寺当头陀及老,淳熙十年(1183年),张圣君云游到闽清金沙镇,修成正果,坐在九龙溪的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岁。

张圣君四岁随母江氏改嫁到盘谷连家,今盘谷之连姓族氏已绝迹,唯遗福坪村东南山坳处叫连厝林里之连姓旧址。据当地乡老所述,张圣君在当地也有一些传说,其大致情况为:

张圣君小时即很灵异,与一般儿童有许多怪异之处。传说有一天天刚亮,在离他家不到五十米远的陈里(今福坪村鳌头宫处)陈家人到他家告状说:“快去看一下,你家儿子到我家和我儿子打架了。”其母江氏十分诧异说:“不会有这样的事,我孩子还在床上睡觉呢。”陈家人不由分说将江氏拉到陈家,果然,张圣君正与陈家的几个孩子打得不可开交。江氏连忙把儿子拉回家,进门时却又发现张还蒙在被窝里睡得正香呢。

张圣君之连姓继父因家贫不能养育张,七、八岁时就让他去为人家饲牛,其中有许多的传说及遗迹。至十二、三岁时,就以伐锄柄以谋生,往大洋、红星、白云等地鬻之,故当地人称之为张锄柄。

张圣君在盘谷有许多传说,其中最重要的是与饲牛相关的故事。传说他在看牛时,既要到方壶岩顶练法术,又怕牛跑到田间园糟蹋邻人庄稼,于是景小试伎法,让牛圈在一块山谷中没草吃就吃石头。牛归栏后就跟牛主哭诉自己肚子虽满腹滚圆但吃的都是石头的事。张闻知后,就用燃香灸烧之黑点。一天张饲牛到方壶岩对面山顶,见二仙人在盘石上下棋。张侍立一旁久观不去,仙人随手拿下一颗桃子让张吃,张吃一半苦涩难咽,就偷偷的扔了,不料这半颗桃成了一个桃岩石,仙人挥手让其离去。张从此悟道成了“半仙”(注一)。据说这对弈的仙人为元始天尊与太上老君(一说为钟离子,见宋,洪迈《夷坚志》)。今方壶山上有地名曰“仙桃坪”,上之盘石有对弈之痕,即为仙人遗迹。从此,张圣君便云游于邻邑之闽清、尤溪、德化、永春、莆田、仙游等地,修仙行道,济困救人。并到福州东禅寺剃度出家,取名圆觉,成为亦道亦佛的乡野道人。

在盘谷乡福坪村,历史上还有一种与张圣君相关的汉族民间信仰,即“江师公”信仰。传说中的江师公为江七、江八、江九三兄弟,此三人为张圣君之母江氏之胞兄弟,俗谓张圣君之舅父。盘谷古时有江姓,今已绝迹。现仅于五公里处的邻乡红星乡礼柄村仍存此姓。虽然。福坪村江姓已无,但该村之张庄境长兴境、螯头境三个境区仍以江师公为境神,其历史已十分悠久。

在当地,江师公庙不但汉族民间道坛上之道师供奉之,各境之群众都奉之为保境之神。据汉族民间传说,张圣君其父故后,其娘家怜其母子孤苦伶仃而召回舅家,并择连姓改嫁,以救其贫弱张圣君之舅既为师公(道教前身巫教法师之称呼,今仍沿其称号),对张自然有很大的影响。张圣君之所以以后有许多“闾山法”并与妖魔斗法故事,且成为道教闾山派之“张法主公”当与其娘舅之江氏师公之感染有关。今闽南道坛所尊之为“三坛尊圣江神仙”(漳平永福镇‘法主公咒’)即三位江师公。而世人因不识此中之奥秘,以至很少有人能识其中巫道承传之真谛。

社会影响

信仰

张圣君的信仰,在其羽化不久便风行闽中,并流行于闽南等地。除汉族民间流行的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故事外,在宋代就有许多寺庙出现。最早记载张圣君祀庙情况的为宋人江迈(1123—1202)之《夷坚志》,据该书支戊卷五“任道元”条载:

任道元者,福州人,故太常少卿文荐长子也。少年慕道,从师欧阳文彬受炼度,行天心法,甚著效验。……淳熙十三年上元之夕,北城居民相率建黄禄大醮于张君者庵(黄校‘者’字疑误,吕本为‘张道者庵’)内,请任为高功。(江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支戊卷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年版,第三册,页1089)

略其后,以张圣君为信仰神的祠庙开始遍布于闽中、闽南各地。德化石牛山之石壶寺亦始建南宋,庙中今尚存宋嘉泰进士黄龟朋所撰楹联“破洞伏魔于福地,传统度法保生灵”之遗迹。除此之外,闽清金沙堂、漳平虎符岩、古田圣君堂等古庙也都属宋代始建,可见南宋时张圣君之影响已极盛行于闽中及闽南地带。

据笔者考察,张圣君信仰在福建除闽东五县区域无影响处,其影响已广为播扬到闽北、闽西、闽中、云林、高雄等县市都是祀庙。它不仅是一般汉族民间信仰,而由于道坛的传承,形成了福建汉族民间道教闾山派两大组成支派之一的“张法主公教”(笔者另有专文叙述),是闽台道教闾山派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的张圣君信仰已不是一个人物,并构成了一个不同地区信仰人物组合的道神系统,最普通的是“张、萧、刘、连四圣者”,由于汉族民间各地信仰人物的羼入,所以又有“张、萧、饶”(南平、明溪等县市)、“张、萧、章”(德化)、“张、萧、连”(闽中各县)、“张、萧、章”(泉州)、“张、萧、黄”(永春)、“张、萧、吴”(漳州)、“张、萧、洪”(台湾)等等。

在 “张法主教”盛行的地区,不但汉族民间信众广知张圣君传说,还都会诵念“张公法主咒”,而其咒语种类颇多,其中有一些地方尚有长达数百句的长诗,在永泰之月洲、盘谷等地称《张圣君履历咒》,在德化等地道坛中称《圣君历便簿》,这些“咒语”以张圣君身世及生平事迹,按其年岁由出生至得道升仙为序列,并将在各地显灵及遗迹为内容,颂扬他为民除害、显法驱妖的事迹。这种“颂道诗”也是极为特殊的一种闽文化现象。

但是尽管张圣君信仰的“祖殿”在许多地方都有出现,但其中并不否认永泰方壶发达地区为祖殿。如漳平道坛“张法主公咒”所奉的祖殿为漳平赖家山的虎符寺,但其咒中仍然不忘方壶寺之源头。其咒语云:

(吹动龙角应三声),应开虎符祖殿拜请张师公,请入瑜伽誓愿度。朝显玉皇亲命赐,敕赐三界驱雷神。或在瑜伽行正法,书写灵符救众生。当初有眼度弟子,传度坛前习法人。拜请福州永福县,盘谷龟峰山,[方壶](风符)岩中,敕封监雷张公法主降来临。(漳平市福兴坛民国甲戌年林法美抄本《请佛册全部》)

此外,在一些文献和道坛资料中,都有关于张圣君与盘谷的载述。如明-何乔远《闽书》卷之五〈方域志-永泰〉一节中亦说:“圣,县之平夹人。”永泰嵩口镇显承坛“请法主公词”中也说到“闽清县平角太平山……五雷法主圣君。”其中的“平角”亦是平夹,即盘谷之旧地名的方言谐音。另外,流传德化县或台湾新竹市香山区的张圣君传说中,虽然将其传说作了许多本地化的订正,如将随母寄养改为九岁,也未明确盘谷之地名。但是其根据明朝柴石毫著《张公志三字经》改编的《张慈观年历》,所述“辅弼乡平角洋”为张随母改嫁寄养之地,可知盘谷(即平夹、平角)在道坛及民众心中是育化张圣君的圣地。

由此可见,张圣君信仰之影响,以及其发祥地永泰盘谷与方壶岩在各地道坛与信众中之重要地位。



无觅相关文章插件,快速提升流量